礦源黃腐酸鉀在人參上的作用 |
發布時間:2022-03-28 閱讀:0 次 來源: |
人參作為多年生草本植物,具有喜氣候冷涼、濕潤、怕強光、忌高溫、耐嚴寒的特性,是具有良好種植價值的一種中藥材。雖然種植人參的人多,但真正種出高產量高品質人參的人卻少,需要農戶科學管理、合理施肥,才能讓人參有一個好產量好收益
一、人參的生長特性
人參生長時喜陰涼,一般在溫度15.2℃左右時生長較快,進入苗期需要2年的生長時間,其器官和組織逐漸形成和分化,到第3年開始抽苔開花,隨著葉片的增加,人參的根部會迅速膨大,通常人參生長到4-6年,即可成熟收獲。
二、人參的需肥特點
在人參的生產中,根據人參的生長發育及營養需求,農戶常選用的化肥有:磷酸二銨、硫酸鉀、硅鈣鎂復合肥、磷酸二氫鉀、微量元素肥料、鈣鎂磷肥、過磷酸鈣等,在為人參施肥時,可分為底肥、追肥、葉面補肥等三個方面。
人參底肥以大、中量元素肥料為主,在播前與有機肥料、生物肥料一起施用,追肥以全元素水溶性肥料為主,一般在春季活土時,與生物肥料搭配施用,葉面補肥以調節生長的腐殖酸類(礦源黃腐酸鉀)、氨基酸類、全元素類肥料為主,農戶可以根據人參的生長情況,分類分期、全生育期施用。
三、人參增產的管理
人參想要增產增收,需要農戶進行田間管理,及時進行田間除草,采用人工除草,拔早、拔小、拔了,同時注意人參田間的水分管理。
同時農戶還要注意人參田間的病害防治,在苗期注意預防立枯病、猝倒病,在人參的生長期注意預防灰霉病、黑斑病、疫病,在調節光照的同時還要適時灌水、及時排污、修補參棚、摘除花蕾,讓人參更好的生長,有個好的產量和品質。
|
發布時間:2022-03-28 閱讀:0次 來源: |